2012年,是国家部署开展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评估认定工作的第一年,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2-2020年)》时间安排,我市武鸣县应于2012年实现基本均衡发展目标,成为我市首个、自治区首批接受评估验收的县。而武鸣县因“两基”后,教育投入的步伐减慢,城乡学校存在明显差距,需要推延达标时间,向市政府提出申请延迟至2018年。开局即遇挫,是硬推还是暂缓?成为摆在我市面前的难题。我市辖六县六区,有3个国家级贫困县(马山县、隆安县、上林县)、1个自治区级贫困县区(邕宁区),这4个县区的经济增速处于全市末端。2003年、2005年我市历经两次区划调整,不少农村偏远乡镇划入青秀、江南、兴宁和西乡塘4个老城区,各城区教育产生新的不均衡。显然,各县区要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验收,硬推则无法保证质量;我市目前还没有一个县区通过国家认定,暂缓则无法与首府的地位相符,硬推或暂缓都不是最好的选择。只有加大投入、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质量,高标准、高质量的通过验收,才是我市最好的态度。
一、做好政府参谋,明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时间表
摸清家底,才能心中有数。我局对各县区进行全面的摸底,掌握了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数据,对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组织调研组逐县核查。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向市政府提出全市各县区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时间表的参考意见。建议同意武鸣县的延迟申请,延迟至2015年;建议调整部分县区的达标时间:经济基础较好的青秀区从2015年提前至2014年;获得较多国家项目支持、基础设施较好、创建积极性较高的马山县从2019年提前至2015年。兴宁区等其他县区按照规划时间表提早谋划,按时达标。明确全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时间表和路线图。
二、狠抓学校建设,夯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础
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合理调配教育资源,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两个优先”和“两个加快”夯实了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
(一)“两个优先”推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优先加大教育建设投入。我市坚持优先安排教育建设拨款,不断提高预算内基建投资用于教育的比重。十二五以来,我市年均安排用于新学校建设资金超过10亿元,截至2015年9月份,共建成投入使用学校达45所,新增学位9.12万个。预计到2015年底还将有3-5所中小学校建成,十二五期间,年均建成新学校达到10所,二是优先推动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2012年,我市率先将扶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投入资金1.0748亿元,用于扶持22所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2014年,22所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项目全部建成投入使用,为我市推动学校标准化建设提供了示范和经验。同时,我市积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项目等6项教育专项项目,共2079个单体项目,计划总投资19.5亿元,截至2015年7月,共完成1406个项目,完成总投资12.4亿元,极大的改善了我市农村薄弱地区办学条件,也为解决中小学校“大班额”等难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两个加快”推动信息现代化建设。
一是加快“优质资源班班通”步伐。南宁市中小学(含教学点)接入互联网的学校数为1915个,占比83.33%,其中10M以上带宽学校456所,占比23.8%。接入“天网”(卫星网络)教学点628个。全市校内网络设施齐备的学校651所,普通教室全部配备多媒体设备的学校567所。市直属学校已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全覆盖,青秀区、兴宁区、西乡塘区、武鸣县“优质资源班班通”覆盖率达98%以上。二是加快信息资源库的建设速度。加快“智慧教育”工程,完善南宁教育城域网、南宁教育信息网公共教育资源库。目前,优质资源库总容量达3309G,建成南宁教育城域网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和南宁市教育系统远程视频培训系统。投入170万元配置全市中小学图书信息化管理系统。近年来,南宁市投入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约5亿元,不断提升全市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
三、注重内涵建设,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质量均衡发展的目标是提升教育质量,我市以“四个探索”、 “四个加强”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内涵建设。
(一)“四个探索”促进义务教育发展制度创新。一是探索集团化办学。充分利用名校效应,形成“核心校+分校”的集团化办学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从机制源头上遏制“大班额”的产生。如天桃实验学校、滨湖路小学、民主路小学等优质学校在凤岭新区、五象新区均建有分校区。二是探索学区制管理。在高新区开展学区制改革试点,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行学区学校管理一体化,将高新小学、高新二小、高新三小整合为新的高新小学,投入5000多万元对三所学校进行软硬件升级改造。三是探索构建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发挥教育主管部门主导优势和资源优势,探索构建城乡学校共同体,把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捆绑起来,通过共同教研、共同培训、共享信息、资源、发展成果等形式,建立互动交流平台,形成城乡联盟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推动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四是探索农村教师培训新模式。充分发挥特级教师对农村学校教师的引领作用。与区内外高校等机构合作开展针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实施城市退休教师以志愿者身份到贫困地区支教的“常青义教”项目。实施“南宁市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实现城乡教师之间的网络交流。
(二)“四个加强”有效开展督导评估。一是加强督学队伍建设。我局创新开展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方法,以督学责任区建设为抓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建立了一支经验足、干劲大、有威信的督学队伍。全市责任督学挂牌学校共计1488所,责任督学589名,实现了全市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全覆盖。二是加强督查指导力度。我局经常开展定期和不定期、专项和综合的督查工作,点面结合,督查组几乎走遍了迎检县区的每一所学校。同时,重“督”更重“导”,采取组织专家团队集中3-5天的时间为整个迎检县(区)问诊把脉的方式指导其整改。三是加强统筹协调。对县区遇到因行政关系无法协调的问题,如城区与开发区的协调等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四是加强整改情况跟踪督查工作。我局建立督查整改情况跟踪制度,对问题进行整改工作情况跟踪,要求督查对象定期报告整改进度,直至整改完成。
在工作实践中,我局深刻体会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然而,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可以有效地促进一个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质量提升,促进教育公平。2014年我市青秀区、兴宁区顺利通过自治区督导评估,将于2015年底接受国家认定;2015年武鸣县、马山县将迎接自治区督导评估;西乡塘区申请提前于2016年接受自治区督导评估……各县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有序推进,让我们以更加坚定的信心,饱满的热情和科学的精神,做好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加速教育现代化进程,为办好首府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