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搞好幼儿游戏 丰富幼儿生活 |
热 ★★★【字体:小 大】 |
作者:
刘淇淼 文章来源:
田东二幼 点击数:717 更新时间:2015-1-6
游戏是幼儿的玩耍活动,是幼儿最喜爱的娱乐性活动,也是对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的主要手段。游戏同社会生活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活动。今天,幼儿游戏无论是内容和玩法都日趋现代化、科学化,这也是一种幼儿将来能够适应社会潮流的需要和迫切要求。所以,游戏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农村幼教资资金有限,玩具器械少,设施不足,致使幼儿的游戏活动内容缺乏。作为一名农村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幼儿所处的风俗、习惯,挖掘整理传统的具有农村特色的游戏,在此基础上,合理的设计、创造出一些具有现代气息的游戏,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丰富幼儿生活。
一、搜集整理传统游戏,发展幼儿能力。
1.传统游戏具有农村特色,突出了农村特点,同时,它具有乡土气息接近农村幼儿生活,幼儿很容易接受。传统游戏通常配有儿歌,儿歌在传统游戏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能激发幼儿游戏的欲望和兴趣,使其受到教育。比如搜集到一首儿歌,它是这样说的:“打罗罗,热罗罗,熟了麦子请婆婆。哪儿坐,炕上坐,烧饼果子一大摞。临走时,还怪饿,再捎着一筐罗。”儿歌中的“老婆婆”,正是发展幼儿的表现力及模仿能力的好角色,于是以儿歌为基础整理“婆婆”来了的游戏。四名幼儿围成圆圈蹲下来扮成“烧饼果子”五名幼儿圆圈内扮演“老婆婆”,全体幼儿说儿歌,等儿歌说完时“老婆婆”立刻抓住蹲在地上的幼儿,最后只剩下一位“老婆婆”,什么也抓不到,她算输了,然后游戏重新开始,这个游戏可以训练幼儿的反应能力。
2.汲取精华,剔除糟粕。
传统游戏长期流传下来,受民间传统习俗和文化的影响,难免出现不健康的内容,所以在整理时不能照搬,比如:有这样一首儿歌“小老鼠旮旯里卧,三天没有摸着粮食磕,一扒头,猫大哥,王八羔子要吃我”这首儿歌总的来说是可取的,可是其中这句“王八羔子要吃我”这对幼儿文明礼貌教育有不良影响。经过仔细推敲,把它改为“拽耳朵要吃我”,并把他设计成“猫吃老鼠”的游戏。这个游戏玩起来很活跃,“老鼠”可以尽情的躲闪,“猫”想尽办法捉“老鼠”,在活动中不仅让幼儿了解老鼠是偷吃粮食的坏家伙,猫是老鼠的天敌,而且培养了幼儿爱护益畜,爱惜粮食。
3.改旧为新,变枯成活。
农村有些传统游戏玩起来很枯燥、单调。如:幼儿刚学走路时,为了让幼儿走得更有兴趣,成人总是说这样的儿歌:“采采,采藕了,采了一筐两篓了,再采点就走了。”这个游戏是针对1—3岁幼儿玩的,如果让6—7岁的学龄前儿童玩是没有多大兴趣的。农村有一种娱乐活动,“踩高跷”可以参考这种活动,把易拉罐用钉打两个眼,再用绳子穿上,让幼儿把脚穿在里面,两手拽着绳子踩。开始他们很不习惯,可是教他们边说儿歌边踩,节奏感很强。还可以给他们设计很多种队形练习,这样既锻炼了幼儿手脚的协调能力和身体的平衡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兴趣。孩子们边做动作边说儿歌,玩起来特别高兴。
平时多注意观察幼儿的自发活动,一般他们的游戏很单调,没有规则。如:他们在玩“摸瞎”这个游戏时,幼儿随便眯起眼睛,乱追乱跑,而那些躲避的幼儿就散逃开,躲得很远很远,使眯眼者无从捉到。可以把他们组织起来,给游戏制定规则,再把儿歌添进去给游戏增添色彩。下面是我经过整理的游戏:在地上画一个大圈,六名幼儿站在圈内,用布蒙住一名幼儿的眼睛,全体幼儿喊“开始”这样“眯眼者”就开始了,他嘴里不停地喊“天”,其他人就喊“地”。在这个游戏中,被蒙住眼睛的幼儿只能凭借感觉去捉。这样就增加了趣味性,只有加强引导,才能使孩子们玩的更有趣。
二、搞好角色游戏,正确灵活分配角色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各种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使幼儿得到最大的满足和极大的快乐,它既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又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在扮演角色时,把自己看成是主人,并模仿成年人所做的各种工作。这种良好的自我感觉,使幼儿的态度积极,精力集中,思维敏捷,在玩玩乐乐中增加知识,发挥出了他们潜在的智慧和能力。实践证明,角色游戏确实是开发幼儿智力的重要手段。
。
文章录入:周周 责任编辑:周美娟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